2008年10月30日 星期四

覺有情(誤讀篇)

有一天,突然知道菩薩的漢文意譯就是「覺有情」。
那是一句非常要命的翻譯,重點是在似懂非懂之間,引來無邊的聯想。 菩薩梵文就是Bodhisattva,音譯菩提薩埵,故稱菩薩。菩提(Bodhi)是覺悟,薩埵(sattva)是有情、本質。兩字合成代表的可多了(因為漢語的彈性和密度實在太驚人)︰

1. 具有覺悟的本質之物,又有所謂覺悟的力士之說
2. 有情借代為眾生,又即追求覺悟的有情眾生
3. 已經覺悟的有情眾生
4. 使有情眾生得以覺悟者
5. 指菩薩不是單獨成就的,所以有情有覺才是菩薩
6. 指菩薩不排斥情感,所以覺與有情並不衝突

這個清單可以一直列下去,把覺、智、眾生、有情一直發揮。(追查期間,才知董生在佛學方面的藏書豐富又精簡,各宗派也頗為齊備,要乜有乜,頗感驚訝……這麼潛心向佛,是要抵抗和我生活時所有的塵俗之感嗎?疑惑中。)

可是或許慧根有限,這三個字,由始至終,在我腦海裏只有一個解釋在盤踞著。
最最最簡單的字面解釋。乍聽幾乎是羅曼蒂克的。

可偏偏「覺」就是覺察「煩惱障」、「所知障」,「有情」就是「心青」,充滿生機。
大乘喜度眾生,永不厭倦,進出煩惱之間,在有中無染,在貪愛中提昇與轉化。所以菩薩不畏其有,惟其有才能立足於慈悲。
那到底「覺有情」是有還是無的境界呢?是投入還是抽身?

六祖慧能︰「一念迷,即是凡夫;一念覺,即是佛。」

近人所謂fuzzy logic,不及此中萬分之一。
慈悲、大乘、初發心願、悲、智、行、願,使眾生歡喜……多麼美好。要是被我淪為口頭禪,就慘了。所以有空還是乖乖讀書,現在的讀本是佛光星雲的《佛教義理》,好像還可以。

又或是,如你所言, '覺有情 three words do have a bunch of stories, we may talk about it sometime.' 就待高人點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