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具體的,我什麼都不會說。〕
只是,百感交集。
又到研究院申請旺季,推薦信、計劃書、論文樣本、自薦簡介、回覆期限溫馨提示……擠滿了郵箱。
許多敏銳的觀察、清晰的念頭、細致的功夫、極好的腦筋與表述、純粹的求真意志……在電腦前一一呈現。
我是很累,相信你們也一樣。
但相信我,一切疲累與(if any)不安,最後都值得——如果你真誠堅定,始終如一。
學術迷人之處,不在於它很迷人,而是讓你覺得它很迷人(有分別的),讓你覺得,親近它(一種思想、一部作品、一個概念),我什麼都不再缺乏。
例如在今晚團年飯之前,我原想去剪髮、買一盆水仙,和一個桃紅色的手提包。但想到其實這2-6pm,剛好夠我看完《例外狀態》的最後兩章,bingo﹗我就知道——頭髮吹直一點就會顯得整齊、水仙可以晚飯後再買,而衣櫃裏有個大紅的手提包,嗯,絕不比桃紅的差。
2014年1月30日 星期四
2014年1月29日 星期三
我,很累。
〔終於要講一句。〕
不說話了。聽。方皓玟,好好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zkGIyXiVCM
我的襌修,荒廢了好久。你給我帶回來的書,叫《請練習,好嗎?》
但看這MV,最想做的,反而是拿出《清人篆書三種》,鄧完白、吳讓之、趙之謙。臨不了幾個字,看看也是好。那圓融純潔,筆筆中鋒,看過也許我就會明白,做人處事,秉持本心無罪,但游刃有餘更好。
不說話了。聽。方皓玟,好好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zkGIyXiVCM
我的襌修,荒廢了好久。你給我帶回來的書,叫《請練習,好嗎?》
但看這MV,最想做的,反而是拿出《清人篆書三種》,鄧完白、吳讓之、趙之謙。臨不了幾個字,看看也是好。那圓融純潔,筆筆中鋒,看過也許我就會明白,做人處事,秉持本心無罪,但游刃有餘更好。
2014年1月26日 星期日
Ground control to Major Tom...
〔《發夢王大歷險》,片名似叮噹動畫,但毫無預警地,我非常喜歡這部電影。〕
首先,SG沒睡覺。也沒大聲問問題、沒把爆谷吃得很吵、沒問「幾時完」。看戲投入,大個仔了,我很高興。
雖然他說沒有《爸媽不在家》好看。那當然,他怎會明白中年人日日返工渴望看看世界的心情。
Ben Stiller, 一個很溫暖的喜劇演員,不是占基利的咄咄逼人,雖然其實我只看過《情迷索瑪莉》與Meet the Parents系列,但那是一個平凡善良又少少鬱悶的好人的喜劇,準沒錯。
電影很踏實,雖然不免許多荷里活式的計算,但準確而舒服。不經意地讓你思考,LIFE雜誌Photojournalism 的轉型;照片、菲林、親身體驗的意義;人生要走多遠看多少才算瑰麗;還是最神奇的一早在自己身邊,甚至那道最神奇的風景就是自己。《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美國中年版。
格陵蘭與冰島一段,心曠神怡;滑板下坡,視覺上的神來之筆;喜瑪拉亞山一段難免CG與樣板多多,但Sean Penn,你怎能抵擋Sean Penn的出場,無辜地說 I thought it would be fun,OMG,so 瀟洒 and sweet. 踏破鐡鞋,幾分鐘的戲,只有他值得。
女主角的單親媽媽兼女神演得非常自然,感覺臉熟,回心一想,醉爆伴娘! 可見,演技氣質俱佳。
最後那個LIFE封面,果然,哭了,非常舒暢地。
最後、最後,在格陵蘭跳上直昇機一幕,很好看(當然之後從直昇機跳下也好好看,笑死我),因為有Cheryl在唱著 Major Tom 之歌鼓勵他。是的,David Bowie 的 Space Oddity,夢想之歌,感謝教我聽這首歌的人。Planet Earth is blue and there's nothing I can do,說得真好。很久沒見了,你好嗎。
首先,SG沒睡覺。也沒大聲問問題、沒把爆谷吃得很吵、沒問「幾時完」。看戲投入,大個仔了,我很高興。
雖然他說沒有《爸媽不在家》好看。那當然,他怎會明白中年人日日返工渴望看看世界的心情。
Ben Stiller, 一個很溫暖的喜劇演員,不是占基利的咄咄逼人,雖然其實我只看過《情迷索瑪莉》與Meet the Parents系列,但那是一個平凡善良又少少鬱悶的好人的喜劇,準沒錯。
電影很踏實,雖然不免許多荷里活式的計算,但準確而舒服。不經意地讓你思考,LIFE雜誌Photojournalism 的轉型;照片、菲林、親身體驗的意義;人生要走多遠看多少才算瑰麗;還是最神奇的一早在自己身邊,甚至那道最神奇的風景就是自己。《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美國中年版。
格陵蘭與冰島一段,心曠神怡;滑板下坡,視覺上的神來之筆;喜瑪拉亞山一段難免CG與樣板多多,但Sean Penn,你怎能抵擋Sean Penn的出場,無辜地說 I thought it would be fun,OMG,so 瀟洒 and sweet. 踏破鐡鞋,幾分鐘的戲,只有他值得。
女主角的單親媽媽兼女神演得非常自然,感覺臉熟,回心一想,醉爆伴娘! 可見,演技氣質俱佳。
最後那個LIFE封面,果然,哭了,非常舒暢地。
最後、最後,在格陵蘭跳上直昇機一幕,很好看(當然之後從直昇機跳下也好好看,笑死我),因為有Cheryl在唱著 Major Tom 之歌鼓勵他。是的,David Bowie 的 Space Oddity,夢想之歌,感謝教我聽這首歌的人。Planet Earth is blue and there's nothing I can do,說得真好。很久沒見了,你好嗎。
2014年1月24日 星期五
What's Up
〔Well, 終於有人問,點解最近咁得閒,成日寫blog。〕
真相,梗唔話得你知啦。況且,其實我都唔係好得閒。
話得你知的真相係,四個字︰SG入宿。或曰︰本周SG試住學校宿舍。
頭兩天,那久違的靜夜,真是寧靜不知時日過啊,董生不禁嘆道︰「佢住宿舍,時間過得真快。」
結果,我們可以早早睇書啦,可以遲少少食晚飯啦,可以星期四去睇劇啦,然後星期五又再睇啦……
還有,我倆學會了等電話。
「打左俾你未?」
「未。」
「有無Whatsapp?」
「無。」
「但明明佢8點上過線。」
「……」
「佢尋晚已經好夜瞓,應該係同 XXX Whatsapp。」
「……你又知?一同『在線上』不等於一同Whatsapp呀。」
「無錯。但一同『離線』的話,這兩個人就好大可能跟對方Whatsapp。」
「……」
以上對話,邊個打邊個,就唔好問啦。總之,現在有人把Whatsapp「最後上線」功能解讀得比熱戀中少女更出神入化就係事實。只能說,我和董生的 mutual friends,不多;mutual whatsapp friends,幾乎沒有,thanks god! :)
真相,梗唔話得你知啦。況且,其實我都唔係好得閒。
話得你知的真相係,四個字︰SG入宿。或曰︰本周SG試住學校宿舍。
頭兩天,那久違的靜夜,真是寧靜不知時日過啊,董生不禁嘆道︰「佢住宿舍,時間過得真快。」
結果,我們可以早早睇書啦,可以遲少少食晚飯啦,可以星期四去睇劇啦,然後星期五又再睇啦……
還有,我倆學會了等電話。
「打左俾你未?」
「未。」
「有無Whatsapp?」
「無。」
「但明明佢8點上過線。」
「……」
「佢尋晚已經好夜瞓,應該係同 XXX Whatsapp。」
「……你又知?一同『在線上』不等於一同Whatsapp呀。」
「無錯。但一同『離線』的話,這兩個人就好大可能跟對方Whatsapp。」
「……」
以上對話,邊個打邊個,就唔好問啦。總之,現在有人把Whatsapp「最後上線」功能解讀得比熱戀中少女更出神入化就係事實。只能說,我和董生的 mutual friends,不多;mutual whatsapp friends,幾乎沒有,thanks god! :)
2014年1月22日 星期三
一片冰心
〔星期日破例與大、細董生一同到連鎖快餐店吃早餐,又嘈又迫,但一份報紙,居然看得熱淚盈眶。A餐火腿通粉,忽然都可以吃得很感恩。〕
說穿了,不過是一個早已被中文教師討論了九萬年的問題——朗誦,該如何教?可有技巧?但化為短片,再加百萬點擊,任何事都可以好好笑,好笑在哪?好笑在認真。
哪天我若很認真地在canteen吃完一碟牛扒飯,被拍下再放上Youtube,找百萬人來點擊(這可有點難度),一樣可以好好笑。甚至可能會出現「看她吃得自以為是」、「以為自己吃得有特別技巧」……最後一樣可以好恐怖。
作為一個教中文的人,我有過幾次為朗誦評分的經驗,但重點都在讀音和吐字,不是純粹的朗誦比賽,所以關於朗誦的藝術性,我沒有研究。但偶爾有畢業後教書的學生問我如何準備朗誦比賽,我還是很樂意為一些難讀字下判斷,幫點小忙。以前面試中文系推薦生,也有系內老師請面試者即席朗誦一首詩或詞,能做到的,我都會特別佩服。腹有詩書,出口成誦,很好。
我媽也喜歡讀唐詩,是真的開口讀,試過讀到喉嚨痛,讀到我爸說她神神地,但她就是喜歡那種滿口芬芳的文辭享受,沒什麼高級或文雅的意思,一個人在家讀,或旅行時帶在身邊臨睡讀,都在沒人見到的時候。
一首《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卻被笑成這個樣子,這個社會其實已經很值得人流淚。坦白說,梁同學當日比賽時眺望的神情或聲線的演繹,的確有點不自然(不過話說回來,粵劇念白自然嗎?關目做手自然嗎?意大利歌劇花腔自然嗎?自然太籠統,不是標準),或說太煞有介事。倒是影片最後,詩人胡國賢的解說值得進一步參考——那是等友人不至,但仍興致不減,信目游心,看時間推移,靜靜抱琴守候的心情。因此,我覺得可以更靜、更定一點。當年他沒做到這點,但我覺得多年以後,回應這場拜Youtube所賜的無妄之災,他卻做到了。
是他的淡定讓我熱淚盈眶。淡定包括淡然和堅定。他在訪問從不說網上那些惡搞是欺凌,只說︰理性討論,學到不少,惡意的,也不用耿耿於懷。原來不把欺凌看成欺凌,就無人能欺凌你,這是智慧。在壓力面前,他只記掛教他朗誦的老師,替他不值,不忘恩。但他愛吾師亦愛真理——「我中二至中六都是同一個老師教朗誦,只有一個角度看,現在有多個角度,學到更多。」
最重要是,他真心沒有離棄過詩。朗誦風波的核心就是一個只會覺得古典詩詞過時和造作的社會,那裏的詩只配出現在搞笑古裝劇被假才子惡搞調侃。但梁同學還是一再以詩明志,「一片冰心在玉壺」——清潔的精神不會被污染,親友們放心。
文學不在炫耀風雅,而是真的要在性命相關之時,能對人生給予支持。梁同學比許多人更有資格分享,如何演繹一首詩,因為他用行動和生活演繹了。
事件讓我們覺得,香港的朗誦教育之路,可能真是道路阻且長。試想連BD聽來沉靜有力的朗誦,在YJ眼中也可以是「一開口就聽出是主流官方的話語」——這裏容許我學學魯迅「昨日往S城見L和Y君……」又,不過BD還是大方地請YJ到國際詩歌節表演截然不同的朗誦,這是另一種器度——你就知道,朗誦這回事,是多麼的人言人殊,豈能盡如人意。
最後,我始終要說一句,沒有《明報》,就沒有這篇訪問(雖然免費即日新聞只限即日,翌日又要訂閱或看新浪轉載︰http://news.sina.com.hk/news/20140119/-2-3169251/1.html。但在一個落井下石才是賣紙王道的時代,《明報》還會在標題寫上︰一片冰心在玉壺。是的,一片冰心在玉壺,我們共勉之,好不好?
說穿了,不過是一個早已被中文教師討論了九萬年的問題——朗誦,該如何教?可有技巧?但化為短片,再加百萬點擊,任何事都可以好好笑,好笑在哪?好笑在認真。
哪天我若很認真地在canteen吃完一碟牛扒飯,被拍下再放上Youtube,找百萬人來點擊(這可有點難度),一樣可以好好笑。甚至可能會出現「看她吃得自以為是」、「以為自己吃得有特別技巧」……最後一樣可以好恐怖。
作為一個教中文的人,我有過幾次為朗誦評分的經驗,但重點都在讀音和吐字,不是純粹的朗誦比賽,所以關於朗誦的藝術性,我沒有研究。但偶爾有畢業後教書的學生問我如何準備朗誦比賽,我還是很樂意為一些難讀字下判斷,幫點小忙。以前面試中文系推薦生,也有系內老師請面試者即席朗誦一首詩或詞,能做到的,我都會特別佩服。腹有詩書,出口成誦,很好。
我媽也喜歡讀唐詩,是真的開口讀,試過讀到喉嚨痛,讀到我爸說她神神地,但她就是喜歡那種滿口芬芳的文辭享受,沒什麼高級或文雅的意思,一個人在家讀,或旅行時帶在身邊臨睡讀,都在沒人見到的時候。
一首《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卻被笑成這個樣子,這個社會其實已經很值得人流淚。坦白說,梁同學當日比賽時眺望的神情或聲線的演繹,的確有點不自然(不過話說回來,粵劇念白自然嗎?關目做手自然嗎?意大利歌劇花腔自然嗎?自然太籠統,不是標準),或說太煞有介事。倒是影片最後,詩人胡國賢的解說值得進一步參考——那是等友人不至,但仍興致不減,信目游心,看時間推移,靜靜抱琴守候的心情。因此,我覺得可以更靜、更定一點。當年他沒做到這點,但我覺得多年以後,回應這場拜Youtube所賜的無妄之災,他卻做到了。
是他的淡定讓我熱淚盈眶。淡定包括淡然和堅定。他在訪問從不說網上那些惡搞是欺凌,只說︰理性討論,學到不少,惡意的,也不用耿耿於懷。原來不把欺凌看成欺凌,就無人能欺凌你,這是智慧。在壓力面前,他只記掛教他朗誦的老師,替他不值,不忘恩。但他愛吾師亦愛真理——「我中二至中六都是同一個老師教朗誦,只有一個角度看,現在有多個角度,學到更多。」
最重要是,他真心沒有離棄過詩。朗誦風波的核心就是一個只會覺得古典詩詞過時和造作的社會,那裏的詩只配出現在搞笑古裝劇被假才子惡搞調侃。但梁同學還是一再以詩明志,「一片冰心在玉壺」——清潔的精神不會被污染,親友們放心。
文學不在炫耀風雅,而是真的要在性命相關之時,能對人生給予支持。梁同學比許多人更有資格分享,如何演繹一首詩,因為他用行動和生活演繹了。
事件讓我們覺得,香港的朗誦教育之路,可能真是道路阻且長。試想連BD聽來沉靜有力的朗誦,在YJ眼中也可以是「一開口就聽出是主流官方的話語」——這裏容許我學學魯迅「昨日往S城見L和Y君……」又,不過BD還是大方地請YJ到國際詩歌節表演截然不同的朗誦,這是另一種器度——你就知道,朗誦這回事,是多麼的人言人殊,豈能盡如人意。
最後,我始終要說一句,沒有《明報》,就沒有這篇訪問(雖然免費即日新聞只限即日,翌日又要訂閱或看新浪轉載︰http://news.sina.com.hk/news/20140119/-2-3169251/1.html。但在一個落井下石才是賣紙王道的時代,《明報》還會在標題寫上︰一片冰心在玉壺。是的,一片冰心在玉壺,我們共勉之,好不好?
2014年1月16日 星期四
2014年1月14日 星期二
近乎無限溫暖
〔到底是不是一套Blue Film呢?效果上,有;意義上,遠不止於此。〕
首先要感謝CCK的贈票啦,雖然只有一張。:p董生說,也許這部看來不很女性主義,所以比較自然和人性。
其實女性主義也沒有什麼問題,cliche 的女性主義才不好。
問題是,什麼才是濫調呢?
我很喜歡的電影細節中的飲食、家庭、理想與忠誠,這又算不算濫調?
簡言之,高中少女Adele並不神仙清新,愛讀書但不求甚解(陶淵明?)、愛食物愛熟睡、意粉雞槌沙律朱古力火腿吃肉必連皮……好像是個典型「肉食女」,另一方面愛小孩愛教育,相信啟蒙,簡簡單單,整個人散發一種健康的粉紅色光澤。
她愛Emma,是一種健康的欲望。
藍髮Emma,一頭冰藍、藝術系學生、同志吧、朋友多、有才華,瀟灑……可以好cliche,浪漫、不羈、最後一定傷盡Adele的心——但其實,她可以說是非常穩定和傳統,她鼓勵伴侶追尋理想發奮向上,她希望有一個家,她渴望忠誠(「妳怎可以碰過他又想來吻我﹗」)
她愛Adele,是一種理想的追尋——儘管理想有點平凡︰美麗、好廚藝、有點才華,然後忠誠。
原來忠誠還是很重要。
所以結果Adele被掃地出門。
但如果Emma感情上真是那麼潔癖,那麼又為何可以與大肚的Lise組織家庭?
原來家庭也很重要。
這要說到大家都在談論的六分鐘性愛場面。先不說尺度,我想說的是原因。
三次。第一次發生在野餐之後,比在夜店之後有溫馨的家常感。但第二、三次其實很讓我震驚。那是分別兩次拜訪對方父母之後。
Emma父母開通又懂得享受生活,希望女兒的partner可以多一點點藝術家氣質,但Adele理直氣壯,「我就是鍾意教書,鍾意小朋友,教幼稚園。」Fine! 你好嘢。但她又願意為Emma一家試吃最憎的海鮮。願意與喜歡的人一家好好相處,原來會熱情澎湃。
Adele父母保守又踏實,會問Emma「男朋友」做什麼,Emma又好嘢,話commerce,大家鬆一口氣。說完,Emma還會把平平無奇的肉醬意粉讚得恰到好處,說味道親切又特別。Fine﹗願意為你喜歡的人講講大話,發現好處,very warm, very hot.
兩次傻傻的見家長,就是如此夾雜在所謂尺度驚人與冗長的性愛之中。
但我覺得感人。
愛是一個網,千絲萬縷,每天都在變化。有些比較實在,有些純屬聯想。但我不只想把你隨意放在左右,我關心你的工作、你的理想、你的質素、你有否每天進步、你的姨媽姑爹、你的過去你的未來,我不想把你放在一個無人知曉的真空球內,若旁人都知道我們的付出我會高興……Blue is the warmest,Adele的原始隨性卻不。這是導演半心半意的真愛告白,我覺得。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