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為家,其實是一種很浪漫、很強大的能力。以家為四海,就簡直令人崇敬。〕
浪跡家園
《浪跡天地》(Nomadland)與《農情家園》(Minari)如果不是在這個人人反思「家」是什麼的時候上映,如果不是雙雙備受各大電影獎項的肯定而讓我一併看了,我大概不會覺得那麼有意思。65歲美國女子Fern喪夫後離開已然被美國政府放棄的奈華達州工業小鎮恩派爾(Empire),開一架RV露營車走上公路,過著浪跡天地打散工的日子。80年代的一個韓國家庭,離開已住上十年的加州,決定到阿肯色州務農,建立家園。到埗後妻子一見所謂的「家」不過是長長的貨卡,底下還要有輪子﹗她馬上跟丈夫說︰「這不是你之前所說的。」
人到底需要四面牆還是四個輪子?兩部電影的開首已經把自由與穩定的問題,或千百年來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的選擇,對立得相當有趣。輪子與牆,辯證地同樣是天堂與地獄。嚴格而言,Fern是遊而不牧,或者說所牧的牛馬,就是自己。電影最感動我的竟不是各種美麗的魔術時刻,穿州過省的路上風景;而是為了這些珍貴時光——赤身在河水飄浮、在崖岸對海大叫、在石林穿梭亂跳、在營火前仰看銀河——Fern要怎樣成為一個即用即棄的季節性炒散員工。
在節日高峰期,她要在Amazon物流倉庫與運輸帶前不停工作,期滿後會失去停泊的車位,因此要馬上再上路,任營地管理員,清理廁所穢物與垃圾;在主題樂園的廚房裏炸薯條做漢堡;在農場裏搬運與收割如山堆積的甜菜根,或在流動市集出售礦石。有論者認為導演趙婷沒有把紀實文學原著Nomadland中對大企業如Amazon的剝削呈現出來,反而請來書中真人上演溫情的洗白版本,鈍化了這群沒有工會保障,打算隨時死在路上的老年勞動人口的批判性。
我無意忽略企業剝削的問題,但當我看到電影中罹患腦癌的Swankie數算著各種路上風景,如何在獨木舟上看峭壁燕子在天空與水中倒影飛舞,並在雛燕出生的季節裏,看到水中飄浮著小小的雪白蛋殼,覺得自己與燕子同一,覺得可以隨時死去而無憾——我們有沒有想過,對於65歲以上孑然於天地間的人來說,工會保障、生涯規劃、社會權益、上流階梯……通通可以是一場笑話?
Fern以及她的同路人可以吃罐頭、可以睡在隨時冷死的車廂內、可以在膠桶裏解決,要逃避的,可不是企業的剝削,而是被時代遺棄的感覺,以及冷不防撲面而來的好意︰「我們真的很擔心你,有什麼需要告訴我,我們有房間可以給你住。」電影裏她抵抗過友情、親情與接近愛情的邀請,為的只是可以隨時回到那個冷死人的車廂,拿出亡夫照片的一角,凝視那英俊的容貌與歲月。
《農情家園》的美國夢其實也不是開荒,Jacob一家已經在加州生活了十年,夫婦在孵化場任「雞隻性別鑑定員」,因「不想一世對著雞屁股」,丈夫決定在阿肯色州買地務農。妻子卻覺得加州有人有物,有醫院有學校有教會,萬般不情願下竟把韓國的阿母叫來開荒地同住。戲中大剌剌的外婆由韓國女演員尹汝貞飾演固然極之出彩,她為這個危機四伏的拓荒家庭也誤打誤撞帶來絕處的生機。其中最重要是她從韓國帶來了一把點題的水芹菜(Minari)的種子,隨意種在屋後的水溪旁,與女婿刻意經營的農地構成強烈對比。薑是老的辣,千算萬算,不及老外母撒一把再算的精神。孩子的心臟病、妻子的人地生疏、隨時來襲的龍卷風、宗教狂熱的怪人傭工、做生意不守信約的城中韓國人……全因為老人家越幫越忙的一把火,大徹大悟地解決掉,回到彼此的所愛所有。
這兩部電影不是要整整齊齊地分析遊牧與農耕文化,它甚至不能緩解你到底要不要移民的困惑,但至少讓我體會到︰人應該有自己定義「家」的自由。要浮生若寄塵,還是一生牽絆扶持終老,應該隨你的意。至於侃侃而談「無依之地」美國夢破,或「有靠之天」中國夢崛起的人,也不妨想想,夢破也要講資格︰中國的Fern,能擺脫戶籍限制而獲得穿州過省的信任與自由嗎?香港的Jacob,又還有多少拓荒精神?我們手中的水芹菜籽是什麼?在BNO申請、移民、升學、投資、生活指南少一點都不行的時代,我們織夢的能力還剩多少?
〔原載2021年5月4日《明報》世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