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其實是不適宜在任何地方寫小說的。上一篇刊登以來,惡評如潮——主要都是問候、關心加怪責我夜瞓啦——而一家只需一個小說家。明解。其實,兩天前還在種種煩惱、千忙之中跟NC去了KS家玩,因為已經約了好久。NC與KS是誰?就是CHLL裏一眼就看出是「最有前途新人獎」或「飛躍進步大獎」的那種星星啊。〕
左邊NC楚辭、神話學專家,能說N國語言;右邊KS文字、訓詁、經學、王念孫專家,研究成果快狠準;後邊的青馬橋靚景來自少年業主KS,中間的忝稱師姐好慚愧。
而我也終於明白,為何我從來對什麼星星教授都不感冒——沒得比啊。
都說如今在學院工作壓力超大,但我很感激,在CHLL碰到的純樸好人非常多。縱然各人際遇才具不同,但能互相理解扶持,苦樂自知,捱過的得到的都一一明白,總是難得。
所以自從「一頁台南」以後,傾完還想再傾。但CU人,常常被笑,「整天又師兄又師姐,師弟來師妹去,好似武俠小說——你們要去練劍嗎?」
咁學術之事,你要話係練劍亦無不可。我亦承認甚具門派氣息的師乜師物,是有點不合時宜的。但撇除門戶之見的封閉性,所謂師門,其實也有非常積極的承傳意義與組織力。
當晚談論的學術問題——包括KS的「黃金時代」、NC的十九世紀香港教育史研究、以及我對有關K小姐的審美迷思——這裏就不一一細表了。還是從比較基礎的果腹層次說起吧。師弟的款待,以我的標準,當晚可以用「飽到黐線」來形容,立此存照。
六點未夠,我們已先吃掉這一整桌的德國豬手、排骨、香腸、薯條薯蓉薯餅,還有KS帶了兩支酒,我則已經飽到忘了爭俾錢。
晚飯後由沙灘行不到五分鐘,就到KS家。參觀完全屋靚景後,轉過頭KS就從那個有《戴震全書》的廚房裏拿出「簡單小食」,包括訓詁學專家手切的燈籠椒、牛奶麵包、丹麥卷;蜜瓜蜜柑、蜜桃芝士與荷蘭煙芝士、啤酒汽水伯爵茶,還有兩個未入鏡的宮崎反卷與三重朱古力蛋糕。
從沒想過三個人還一起看萬千星輝頒獎禮,係呀,都幾頹廢架。再看酒杯數量與種類,有人平時應該幾飲得。
這樣的格局,其實是可以傾通宵的。可惜當晚家中剛有要事實在分身不暇,只能早退,不知兩位師弟最後喝到幾點。
也許上天是眷顧我(或他們)的,不然這樣吃喝下去,應該會有人目擊師姐發酒瘋或大爆(他人的)秘密。哈哈。
本來正打算下次聚會訂在寒舍,也好讓SG見識一下兩位優質哥哥,現在看這樣的招待規格,我要再諗諗。
等NC吧,明年看看他的臨海新居有什麼機關可以收納一百箱藏書也好啊。
我(如果有空)則先苦練賀年菜。今年過年要差不多三月,有時間。
在此祝願兩位師弟的研究精進日新,心想事成。師姐也要好好用功,找天一起練劍去。:D
2014年12月15日 星期一
一段夢境、一個仇人、一個拯救者(上)
〔圖片,冇關係的。那是我的 dream watch,IWC Portuguese Chronograph。但你也可以說有關係。Dream watcher,守夢者。〕
她疲倦之極,但還是想整理一下Whatsapp的訊息內容。
「整理」這個字有點怪。要麼刪除所有訊息,要麼保留。
但每次深夜長談之後,她就會「載入之前的訊息」,重看,重整。
很久沒有這樣的深夜長談。由是她有點不習慣。
但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
對啊,何不秉燭遊。
她開始剪裁。有時把對方的一些話刪去,有時把自己的一些回話刪去。
有時刪去的是枝節,有時刪去的是重點。
在兩個人的「輸入時差」之間,經常會有一些沒有好好發展的話題或句子,懸浮著。
好像今天,她發現了︰
「我不計前嫌地愛你 03:35」
「正如你不計前嫌地愛我 03:36」
這是什麼。
上文下理都不對。當時他們正在討論佔中與買文學書的關係,還有一件很具體的事務的處理原則。
中間就忽然有這兩句。
奇情在於當時好像誰也沒看見。
更奇的是這兩句話她根本看不懂。
如果中文有時態,還好一點。
「我(永遠/正在/曾經/已經/將會)不計前嫌地愛你」
「正如你(永遠/正在/曾經/已經/將會)不計前嫌地愛我」
還有那個「正如」。「求袮寬恕我們的罪過,如同我們寬恕別人一樣。」
小時候的她從來弄不懂《天主經》,「袮」的寬恕,跟「我們」的寬恕,怎能這麼容易就「如同」呢。
五個時態,二十五個可能性。比Enigma簡單多了——也複雜多了。
她比較希望兩個都是「正在」,雖然按道理對方不會知道她正在愛他。
一個「曾經」跟一個「正在」也不錯,有點淒美的氣氛。
一個「曾經」跟一個「將會」就有點神經兮兮。
兩個「將會」一定是一對自我保護很強的人,但不失理想。
至於「永遠」,兩個「永遠」她都不要碰。那是只存在於grammar裏的東西。現實世界裏,連Water boils at 100 degrees都不是永遠的,要看氣壓。
不過這一切一切,都不及一個問題困惑她——
要說到「不計前嫌」,到底還算不算是愛。
她疲倦之極,但還是想整理一下Whatsapp的訊息內容。
「整理」這個字有點怪。要麼刪除所有訊息,要麼保留。
但每次深夜長談之後,她就會「載入之前的訊息」,重看,重整。
很久沒有這樣的深夜長談。由是她有點不習慣。
但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
對啊,何不秉燭遊。
她開始剪裁。有時把對方的一些話刪去,有時把自己的一些回話刪去。
有時刪去的是枝節,有時刪去的是重點。
在兩個人的「輸入時差」之間,經常會有一些沒有好好發展的話題或句子,懸浮著。
好像今天,她發現了︰
「我不計前嫌地愛你 03:35」
「正如你不計前嫌地愛我 03:36」
這是什麼。
上文下理都不對。當時他們正在討論佔中與買文學書的關係,還有一件很具體的事務的處理原則。
中間就忽然有這兩句。
奇情在於當時好像誰也沒看見。
更奇的是這兩句話她根本看不懂。
如果中文有時態,還好一點。
「我(永遠/正在/曾經/已經/將會)不計前嫌地愛你」
「正如你(永遠/正在/曾經/已經/將會)不計前嫌地愛我」
還有那個「正如」。「求袮寬恕我們的罪過,如同我們寬恕別人一樣。」
小時候的她從來弄不懂《天主經》,「袮」的寬恕,跟「我們」的寬恕,怎能這麼容易就「如同」呢。
五個時態,二十五個可能性。比Enigma簡單多了——也複雜多了。
她比較希望兩個都是「正在」,雖然按道理對方不會知道她正在愛他。
一個「曾經」跟一個「正在」也不錯,有點淒美的氣氛。
一個「曾經」跟一個「將會」就有點神經兮兮。
兩個「將會」一定是一對自我保護很強的人,但不失理想。
至於「永遠」,兩個「永遠」她都不要碰。那是只存在於grammar裏的東西。現實世界裏,連Water boils at 100 degrees都不是永遠的,要看氣壓。
不過這一切一切,都不及一個問題困惑她——
要說到「不計前嫌」,到底還算不算是愛。
2014年12月8日 星期一
自由鳥
〔有點期待12月19-23這個假期,又不敢太大聲說這是個假期,或太公然說期待這樣的假期。〕
但畢竟是一個從來未有過的假期啊。應該好好記念。
其中一天,已安排好節目,就是把Franzen的"Freedom"讀完﹗ 是的,此書人人皆說一拿上手就不能釋卷,定必要一口氣讀完的精彩,但我總是在種種缺乏freedom的情況下,一而再地釋卷。19-23,肯定要找一整天,朝七晚十二地把它看完。
如果還有時間剩下,最好看完書後再讀Isaiah Berlin的'Two Concepts of Liberty',那就完美。
前一晚要到Little Mermaid買一大塊優質麵包(最愛白法包,最好可以加一個玄米muffin),再煮一大煲雜菜湯(要有椰菜、紅蘿蔔、蕃茄、西芹、薯仔、洋葱,起碼五種才叫「雜」),兩餐就可以足不出戶。
啊,你一定已知道這不是一個外地的假期。係呀,我的自由好簡單,而且有這麼一天已經好滿足。在此衷心祝願大細董生出使南洋之旅順順利利,我會好好留守香港。:)
但畢竟是一個從來未有過的假期啊。應該好好記念。
其中一天,已安排好節目,就是把Franzen的"Freedom"讀完﹗ 是的,此書人人皆說一拿上手就不能釋卷,定必要一口氣讀完的精彩,但我總是在種種缺乏freedom的情況下,一而再地釋卷。19-23,肯定要找一整天,朝七晚十二地把它看完。
如果還有時間剩下,最好看完書後再讀Isaiah Berlin的'Two Concepts of Liberty',那就完美。
前一晚要到Little Mermaid買一大塊優質麵包(最愛白法包,最好可以加一個玄米muffin),再煮一大煲雜菜湯(要有椰菜、紅蘿蔔、蕃茄、西芹、薯仔、洋葱,起碼五種才叫「雜」),兩餐就可以足不出戶。
啊,你一定已知道這不是一個外地的假期。係呀,我的自由好簡單,而且有這麼一天已經好滿足。在此衷心祝願大細董生出使南洋之旅順順利利,我會好好留守香港。:)
2014年12月3日 星期三
我要真電視
〔這個時候看HKTV,怎可能與《選戰》無關;而這個時候看《選戰》,又怎麼可能與龍和道的王宗堯無關。「又要威,又要戴頭盔」呢句話,原來係可以無矛盾架!〕
關於這圖,大家也不要覺得我「頭像主義」,其實只因圖中有備受好評的「貨櫃碼頭」那一場戲的截圖。這不是純粹的靚景或求其的廠景,是鏡頭設計很用心的一幕。葉晴在選舉低谷中,返回自己政治道路的起步點,心事積壓如層層疊疊的貨櫃。
戲裏王宗堯是個生活糜爛又有極高政治效率的「造王者」。打造特首遺孀做2022特首。是的,這是未來戲啊,2021年,少少《盛世》feel,正。
老實講,話勸就勸,話選就選,初看有少少兒戲。但這葉晴,李心潔演來,倔強乾淨,漸漸就有一種荒誕的說服力,讓人期望已很久沒有奇蹟發生的香港,能夠在電視中來一次。
葉晴處境太似王維基,雞蛋與高牆、大衛與哥利亞,夫子自道,都明白。
更明白的是,港視曾揚言要向美劇看齊,這劇的攝影質素、家居實景,都很努力,但都是技術或硬件問題。劇本、演員、演技等軟件,則有時候似在warm-up狀態,尚待發展。
我一路看心裏面只有一個小小要求︰可不可以不那麼似《紙牌屋》?
全劇偏暗,家居空洞的空間感、性與政治、大鱷與小記者;王宗堯飾的張癸龍,好酒好藥好色演來盡是Peter Russo的影子;廖啟智的宋漫山當然是Francis Underwood(只差未向鏡頭表白),比較難頂的是他會夜裏在家向著窗台抽煙,然後太太龔慈恩(多年沒見啊)善解人意地把煙接過去,簡直Mr. and Mrs. Underwood上身啊。
還有年輕性感女記者、無能的被推舉者,許多的黑材料情節等等,本來以港劇而言算是刻劃細致,但一想起《紙牌屋》,就好像句句對白都加了注釋,太簡單。又不過,當電視機那邊廂仍在搞「福建炒飯同鄉會」和「聯群傑黨」的選舉鬥法,《選戰》簡直大蝦細,忽然變得太認真和強大了。
還有一個小樂趣。以前看《紙牌屋》,覺得裏面呼之欲出的政治事件與兩黨鬥爭,寫得纖毫畢現,也會心想︰「得唔得架?」或「美國政府為何受得了?」這次看《選戰》,政黨、政客、商界,人物事件同樣可以輕鬆對應,令人有短暫的「嗨」,覺得香港的創作自由還算乎合國際標準。
然而,我們都知道,這不是一家免費電視台,是要我左托右托才買到一個小米盒子,才可以在電視上看的「網台」。我們有多久沒有一家人在飯桌上討論劇情?我們父母勤勞的一代,不會放下手上家務去上網煲劇的,只有晚飯時「順便」開著的電視所提供的「免費」娛樂是他們可以放心享用的。而近日SG晚飯後說「這套劇不用看了」,寧可早點回房做功課,我竟然是有點悲哀的。
是什麼令一頓晚飯提早各自散水的?是一個免費也不要看的節目。「睇電視」數十年來陪著我們成長,這個媒界親切、大眾、平民、本土,不同年代對它的指責層出不窮,但始終觀眾都在。每次我聽到有人以「我已好多年無睇電視」為個人品味的澄清,我都會想起以前那些台灣和內地的朋友怎樣跟我說「我們都是看港劇大的,很迷噢。」那種快樂。現在心裏的美好年代卻如紙牌屋一樣,不堪一擊了。
關於這圖,大家也不要覺得我「頭像主義」,其實只因圖中有備受好評的「貨櫃碼頭」那一場戲的截圖。這不是純粹的靚景或求其的廠景,是鏡頭設計很用心的一幕。葉晴在選舉低谷中,返回自己政治道路的起步點,心事積壓如層層疊疊的貨櫃。
戲裏王宗堯是個生活糜爛又有極高政治效率的「造王者」。打造特首遺孀做2022特首。是的,這是未來戲啊,2021年,少少《盛世》feel,正。
老實講,話勸就勸,話選就選,初看有少少兒戲。但這葉晴,李心潔演來,倔強乾淨,漸漸就有一種荒誕的說服力,讓人期望已很久沒有奇蹟發生的香港,能夠在電視中來一次。
葉晴處境太似王維基,雞蛋與高牆、大衛與哥利亞,夫子自道,都明白。
更明白的是,港視曾揚言要向美劇看齊,這劇的攝影質素、家居實景,都很努力,但都是技術或硬件問題。劇本、演員、演技等軟件,則有時候似在warm-up狀態,尚待發展。
我一路看心裏面只有一個小小要求︰可不可以不那麼似《紙牌屋》?
全劇偏暗,家居空洞的空間感、性與政治、大鱷與小記者;王宗堯飾的張癸龍,好酒好藥好色演來盡是Peter Russo的影子;廖啟智的宋漫山當然是Francis Underwood(只差未向鏡頭表白),比較難頂的是他會夜裏在家向著窗台抽煙,然後太太龔慈恩(多年沒見啊)善解人意地把煙接過去,簡直Mr. and Mrs. Underwood上身啊。
還有年輕性感女記者、無能的被推舉者,許多的黑材料情節等等,本來以港劇而言算是刻劃細致,但一想起《紙牌屋》,就好像句句對白都加了注釋,太簡單。又不過,當電視機那邊廂仍在搞「福建炒飯同鄉會」和「聯群傑黨」的選舉鬥法,《選戰》簡直大蝦細,忽然變得太認真和強大了。
還有一個小樂趣。以前看《紙牌屋》,覺得裏面呼之欲出的政治事件與兩黨鬥爭,寫得纖毫畢現,也會心想︰「得唔得架?」或「美國政府為何受得了?」這次看《選戰》,政黨、政客、商界,人物事件同樣可以輕鬆對應,令人有短暫的「嗨」,覺得香港的創作自由還算乎合國際標準。
然而,我們都知道,這不是一家免費電視台,是要我左托右托才買到一個小米盒子,才可以在電視上看的「網台」。我們有多久沒有一家人在飯桌上討論劇情?我們父母勤勞的一代,不會放下手上家務去上網煲劇的,只有晚飯時「順便」開著的電視所提供的「免費」娛樂是他們可以放心享用的。而近日SG晚飯後說「這套劇不用看了」,寧可早點回房做功課,我竟然是有點悲哀的。
是什麼令一頓晚飯提早各自散水的?是一個免費也不要看的節目。「睇電視」數十年來陪著我們成長,這個媒界親切、大眾、平民、本土,不同年代對它的指責層出不窮,但始終觀眾都在。每次我聽到有人以「我已好多年無睇電視」為個人品味的澄清,我都會想起以前那些台灣和內地的朋友怎樣跟我說「我們都是看港劇大的,很迷噢。」那種快樂。現在心裏的美好年代卻如紙牌屋一樣,不堪一擊了。
2014年11月27日 星期四
過去的種種埋在心肝底
〔雖然早前碰到大學舊同學交帶要多多支持《行動代號︰孫中山》——台灣好電影,哪有不支持的道理——但「那些年」太久了,大男孩以外,想代入一下滄桑的歷史,金門八三一。〕
老實說電影還未看,所以《軍中樂園》還有許多疑點︰導演鈕承澤的手法有時頗凶悍、而找阮經天飾演光顧軍中特約茶室的純情兵哥,所謂軍妓的痛苦亦馬上很難成立吧。這戲認真嗎?
關於勞軍女郎,有秘魯略薩(Llosa)的 Captain Pantoja and the Special Service,還有大學時期讀過的王禎和《玫瑰玫瑰我愛你》,都是以笑寫淚。但一線之差,就是一線之差。要知美化悲慘,有時比醜化人性更大罪。《軍中樂園》會怎樣呢?看trailer還看不出端倪。
但無論如何,插曲《傷心無話》,動聽得讓人心跳手震。仿舊劇照混跡於歷史照片,甚有劇力。金門、馬祖、纖弱如花的女子在外島沙灘無目的漫行、在彈子房與茶室消磨和眺望。什麼叫「淒婉的歌謠」,一聽即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oJqT95CeQI 陳意涵非常美麗,不只是女性用品廣告中的小清新,難得面容與骨架同樣楚楚可憐。再來兩張︰
另一女演員萬茜也很好,出汙泥而不染的路線,深藍無袖旗袍在軍中樂園竟然穿得氣質高雅。不過她領金馬獎那一襲龍袍花紋的禮服很不適合她,為存忠厚,這裏就不貼了。
或許我還是太多口了。聽吧,《傷心無話》,無可抵擋的台語叮嚀,棄捐勿復道。大概將會是繼《戀戀風塵》以後,另一長駐汽車的原聲大碟吧。
2014年11月14日 星期五
港式華麗與蒼涼
〔我有一千個理由不寫這一篇的,但想想也有一千零一個理由去寫。〕
先說不寫的理由啦。香港電台「華人作家」系列,首二集有董啟章,熟人自我捧場,固然唔好;到其他集去踩場,更是唔啱——且看節目片頭,張愛玲董啟章字粒並排,實有不敢當的錯置感啊。
(唔好問我另外九百幾個理由是什麼。這叫修辭。)
但我還是想提一下——也順道提醒自己——香港人,其實真有別人所不及之處,即使在文化領域。我們實在要加把勁,在所有值得表現與努力的地方,都不要錯過,不要掉以輕心。
我想說的是,華人作家第三集「張愛玲——華麗的孤寂」其實是幾好睇,也蠻有意思的一輯。製作上,包括了洛杉機、愛荷華、哈佛、台灣、上海,甚至溫州的片段,矢志緊隨張愛玲的一生足跡。除了較為人所熟悉的前半段成長與成名經歷,也頗細緻地展現晚年美國生活以至晚期風格,例如身後出版的《小團圓》等作品之自我指涉等,都是難得的題材。
其次導演對張愛玲一生的居所頗有偏好,亦讓我們看到從小時仿西式大宅以至荷里活公寓時期鄰居的訪問,不單珍貴,且有獨特的生活感。我不肯定這是「港人」才有的拍攝角度,但節目中有關作家經濟生活的描述頗有港味,像1968年起的皇冠出版社版稅銷量帳簿,密密麻麻的一大本,每欄都蓋有「本版本期 全部結清」的大印,如果我沒看錯,大部份都是五位數字,就算是台幣,數百數千本的印,看後有為作家的晚年鬆一口氣之感。
訪問當然少不了,「祖師奶奶」作者德威教授一錘定音一定在場,專業到達「迷」級的學者陳子善教授深情出鏡,「也是好的」。但最讓我覺得特別甚至有點親切的竟是宋以朗。親切的當然不是指個人層面,而是那種「香港精神」的親切。宋淇夫婦與張愛玲如何相知相交,在各種陸續發表的晚年書信與傳記中一清二楚。但他們的兒子,竟也在父母去世以後務實地承擔張愛玲遺產繼承人的各種事務。也許因為宋以朗本身不從事文學研究相關工作,就平添了一份踏實無私的使命感。
可以想像有多少人妒忌宋先生,但你看他說在家中儲物室掛勾上的一個膠袋發現一大包張愛玲的剪報書信時的平靜,可以看出他是如何繼承當年父母救人於困扼苦悶中的心思。而這個寶藏,這些難得的人,就在香港,九龍嘉多利山。
上海有近距離觸摸傳奇的張迷,台灣有形神俱備守護有加的張迷,香港的張迷,都很生活化,默默地介紹工作、出主意、解愁悶、抱不平,一切盡在《張愛玲私語錄》。
所以我覺得「張愛玲——華麗的孤寂」雖然標題不怎新鮮,但內容卻是平實、有港味、接地氣,看出香港在張愛玲一生中的意義,不簡單。可是——
可是,香港製作中偶然的欠專業,也很叫人痛苦。先講最驚嚇的︰
這兩個人怎麼可以「真的非常般配」啊?那是錢鍾書! 不是胡蘭成。天!
在此只希望遠在北京的楊絳女士生活愉快、壽比南山,不會有機會看到香港這一輯「華人作家」。
這幅「對照記」在片中出現三次,看一次痛一次。錢楊絕配,於心不忍啊。究其原因,網上research之累也。這張「合照」,出自網圖,以訛傳訛,就係咁解。對於常以Google搜圖備課的人(me!)來說,真是一個絕絕絕絕大的棒喝啊。
其他的砂石彷彿就不大重要了,但有些仍希望製作方面多加留意,例如︰
1. 題在照片後的金句,千迴百轉,張迷都會背︰「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裏,但她心裏是歡喜的,從塵埃裏開出花來。」不可以隨手變成「從塵埃裏開出火花」啊。雖然塵埃開出花來也不見得很通,但塵土之低微,因有喜悅成花,有體會者自然明白。總之,張腔之下,斷不會歡快地從塵土擦出愛火花的。(除非此句有新版本出土,但到時我還是死不會承認這愛火花的。)
2. 又,珍貴的信件與手稿可以近鏡看到,很難得。那麼難得節錄一二,就最好校訂清楚,不通的句子就不要加在祖師奶奶身上了。例如講述張愛玲與宋淇鄺文美在碼頭惜別,登船後離情難遣,就寫信給夫婦二人,我在旁述中聽到「我一路哭向房中」,正要想什麼是「哭向」房中——
就看到下一個鏡頭的手跡︰
右上角,原來是「我一路哭回房中」。
3. 又例如,千辛萬苦找來的佚作,再出版,手稿為證,是《異鄉記》︰
但字幕一出來,又成了變形記,I mean,《異香記》︰
香港,實在是一個異香撲鼻的地方,這裏沒有諷刺,真的,肥土鎮也好,V城也好,小小一個地方,總能夠在歷史邊緣或轉折處,發揮異樣的作用,例如在張愛玲研究上,出現如此突破的一筆遺產與繼承者。又或者在這樣一輯「華人作家」系列中,出現張愛玲的柴米油鹽(而幾乎沒有提及任何一篇名著的內容,不要說是演繹了),我覺得這都是別處沒有的態度。
只要我們,再加多一點點點點的努力,有一天做到務實中見華麗,不是很美好嗎?我今天網民上身地Cap圖找穿崩似的寫一大篇,是希望在覺得我無聊的人以外,也有人會看到一點「愛之深」。小錯難免,但一點一滴堆積起來,就成了對作家的輕忽,這才是文學最大的蒼涼。
p.s. 你一定會問,咁華人作家系列「名字的玫瑰——董啟章地圖」呢,你又寫唔寫呀?嗯,唔駛急,我會寫的。有朝一日。但未必在本Blog。:)
2014年11月9日 星期日
新世紀福氣魔師
〔剛剛想寫一下近日看過的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裏面的Cumberbatch有多精彩,再世王爾德一樣,dandy得來又正氣純潔,一點不露痕跡,在我中毒一般喜愛的七十年代諜戰風格裏簡直錦上添花、大放異彩……W...wait...咪住,你要結婚?〕
係Engagement,「定婚」者……不過有咩分別呢?已夠一眾女(男)粉絲夢碎。但沒辦法啊,天要下雨、Sherlock要結婚,不得不如此呀。作為「福粉」,就盡情八卦一次然後再重新做人吧。首先,這人真太可愛了,登報紙宣報訂婚?咩年代?So old-fashioned! So sweet!
所以難怪樣貌似田鼠(他自己都話似)都可以娶得美人歸。這位Miss Hunter,人如其名,獵人不眨眼的級數︰牛津語言系畢業、精通意大利文法文、得獎舞台劇女導演、能唱能演,還要長成這個樣子︰
嗜好方面,Hunter小姐是個鋼琴和馬術高手。天啊,聽清楚了嗎?馬術! Skilled equestrian! 做戲都無咁誇張。所以看到二人這張一起看French Open的照片,真要想想到底Who's the lucky guy/gal?
繼左治古尼之後,又一個天上人間的絕配故事。心碎還心碎,但型男如果無眼光,型極有限;加上好眼光,喜上加喜。還是一起期待婚禮照片吧,讓大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地八卦下去。先看預想圖︰
將John and Sherlock位置對調一下,都幾開心架。終成眷屬,Goooood!
係Engagement,「定婚」者……不過有咩分別呢?已夠一眾女(男)粉絲夢碎。但沒辦法啊,天要下雨、Sherlock要結婚,不得不如此呀。作為「福粉」,就盡情八卦一次然後再重新做人吧。首先,這人真太可愛了,登報紙宣報訂婚?咩年代?So old-fashioned! So sweet!
所以難怪樣貌似田鼠(他自己都話似)都可以娶得美人歸。這位Miss Hunter,人如其名,獵人不眨眼的級數︰牛津語言系畢業、精通意大利文法文、得獎舞台劇女導演、能唱能演,還要長成這個樣子︰
嗜好方面,Hunter小姐是個鋼琴和馬術高手。天啊,聽清楚了嗎?馬術! Skilled equestrian! 做戲都無咁誇張。所以看到二人這張一起看French Open的照片,真要想想到底Who's the lucky guy/gal?
繼左治古尼之後,又一個天上人間的絕配故事。心碎還心碎,但型男如果無眼光,型極有限;加上好眼光,喜上加喜。還是一起期待婚禮照片吧,讓大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地八卦下去。先看預想圖︰
將John and Sherlock位置對調一下,都幾開心架。終成眷屬,Goooood!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