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4日 星期一

唸你的名字,羅恩格林

〔在彼岸風起雲湧,而案頭工作又堆積如山的日子,花4小時15分鐘看一齣天鵝騎士拯救貴族孤女的悲劇,無疑是逃避現實。〕
惟現實無處可逃。

簡單來說,Lohengrin的音樂不如Tristan and Isolde,後者的序曲是無可取代的不平之鳴,把人類內心不平靜的感覺賦予最崇高最優美的演繹。Tristan chord,F, B, D# G#,打破和諧,直如詩中拗而不救之句。但看這次Savonlinna歌劇節之版本,《羅恩格林》的序曲在手繪湖水的投影中還是很動人——拯救世人的天鵝英雄,不就是從這粼粼波光中出現嗎?所有悲劇都有美麗的開端,「想當初」,是最悲哀的事情。

後來的故事我倒不怎樣,當中家傳戶曉的Wedding March更是最讓人走神之作,很難靜心欣賞。神秘的英雄救美,順便也挽救群龍無首的布拉邦。一個無人知其出身的英雄,多麼受萬民仰望,多麼刺激。英雄也相當明白無名的價值,遂向即將成為妻子的艾爾莎提出最自尋煩惱的條件︰我救你,但你必須發誓——終生別問我是誰。

純美的艾爾莎一口答應,然後,聰明的觀眾卻已知道,新婚之夜,她一定會反口︰「告訴我你的名字,我必不告訴人,那只會在夜深人靜時讓我呼喚愛人之用。」

幾番爭持擾攘,誓言最終破滅,英雄傷心欲絕——最後一段細訴自家來自何方,生於何家,名字為何,完全絕望。聽到他說留下信物三件︰戰袍讓她留給承繼人、寶劍讓她的弟弟以後在決鬥中取得勝利、最後是指環,讓艾爾莎記得,當初,那一天,他怎樣由天鵝引渡,救她於彷徨絕境之中——聽到這裏,淚又不爭氣地流,只因為「想當初」三個字。

英雄希望得到一段無條件與忠誠的愛,但作為凡人代表的艾爾莎,卻難敵誘惑,把英雄「私有化」的誘惑——把你的秘密告訴我,我不告訴別人,只有我知道的秘密。可惜,「叫你唔好問,你偏要問」,原來就是最大的背叛。

但我們能怪艾爾莎嗎?難得找到一個英雄,或找到一個烏托邦,你捨得不讓他/它私有化嗎?

我想說的是,在一個期待英雄的世代裏,我們都像艾爾莎,不願隻眼開隻眼閉。我們都希望他完美、更完美、再完美,一點點。《羅恩格林》不愧是浪漫主義的代表之作,關鍵在於,一心追求幸福者與一手破壞幸福者,同樣絕不妥協,且都是一體兩面。老實說,此刻的我就算看得完ECFA每項條文,也沒有神機妙算或經濟學vision去猜想服貿協議帶來的種種風雲變幻。我只知,在報上每一個激動人心的畫面背後,仍每每教我深感不安,想那曾經的授權與信任,會怎樣一點一點離我們而去。佔領以後,拔劍四顧心茫然,那是最難行的路。

2014年3月15日 星期六

來自星星的合影

〔從上世紀開始,等了足足二十年,我終於可以,跟我的偶像,張大春,合照了——怎麼中間偏要夾了一個人!!!!!〕
好了好了,正經正經。

實情是,一拍完,就不斷跟大春說︰「OMG OMG OMG OMG OMG…」

畢竟是見慣場面的人,笑︰「怎樣,滿意了吧?」

太滿意了。

周慕雲、易先生、一代宗師,一次過滿足晒三個願望。幾乎開心到戲都唔駛睇。

講笑者,戲,點都要睇。因為,座位,也太好了——
梁生梁太,就在眼前,簡直存心不讓人好好看戲嘛。要看舞台、看字幕、還要小心不要不自覺地俯得太前……

中場休息,大春拿了梁先生的Eclipse薄荷糖跟我們分享,神經病的我跟身旁的馬太小聲說︰「欸,大明星的薄荷糖就是不一樣。」馬太一貫溫柔地以同情眼光看著我︰「那你應該不要吃,留下來呀。」

Btw,梁太也真的很漂亮,更重要的是,伉儷看戲專心。看戲專心的人,特優雅。

而我有空看人家看戲有多專心——可見,優雅有限。:p

其實我也有專心啦。這次《蕩寇誌》比《忠義堂》更複雜,上次逼上梁山菊花會,詩酒風流最豪邁最熱血的都演過了。《蕩寇誌》一開場卻是宋江對招安之事的千迴百轉,也就是《大唐李白》裏「仕則慕君,不得於君則熱中」的悵惘。招安以後平遼國、打王虎、征方臘,都是水滸裏大家相對不那麼熟悉的下半部,如何的蕩?怎樣的寇?結果野性被荒唐取代了,遼國公主嬌滴滴的被放了、田虎就是一窩田鼠、打方臘傷亡慘重。上次菊花會,這次菊花祭。蕩寇,最終上了祭壇。簡單來說,我覺得上次比較像《蕩寇誌》,這次,見所有梁山英雄被毒殺後擺好陣式站在一個鳥居模樣的牌樓上,其實那才叫,《忠義堂》。

好了好了,寫過劇評,追星星的內疚感也稍稍平復了。再一次,衷心地,thank you TC, I had so much fun tonight. GN.

2014年3月14日 星期五

314

〔好了好了,不要再呻,要振作,不要不知幸福……好好好。〕
藝術節,蕩寇誌,So期待。

2014年3月13日 星期四

此時此刻

〔咳,乾咳,一直咳,跨年地咳,去年年底在新加坡開始,大大話話,三個月了。〕
也不是對生活很大影響,咳得吃不下睡不著那一種。只是淡淡的,不斷尾,無事時正常人一個,突如其來,卻非要咳個三十秒至一分鐘不止息的那一種。

今天上課期間又來襲,咳到講課中途收到學生WhatsApp我止咳偏方——「聽講燉洋葱都好似OK架」,嚇得我——但感激他們溫馨地上課不專心。

你說,久咳,也許你不過心情不好。

我說,我有什麼值得心情不好呢?

你說,問你自己好了。

問自己,倒又更想問︰我有什麼值得心情好呢?

比如今晚夜課後,一個人在客廳吃飯,看主場新聞轉載韓麗珠臉書,那麼美麗的一張黑白照,一時想不起是誰——文章先說荒木經惟的陽子,然後講少年時看《Amoeba》的日子,啊,原來講黎堅惠……為什麼?

為什麼?

為什麼那麼香港、那麼可愛可親可感可仰望可支持可依靠的人和價值,總是這樣一件一件地,在每天打開報紙的時刻,漸漸離我們而去。

是的,我認,我們都是被寵壞的孩子,壞透了。係,我係香港人,呢一刻,我。唔。開。心。

報紙可以隨時少一份、電視台可以始終少一個、在《天空之鏡》裏那麼健康美麗的Winifred,也可以轉眼就走了。

我當然不算「認識」Winifred,只是08年做港台節目《閱讀解碼》時(想起劉細良金句︰「其實閱讀呢,就無理由可以用黎解碼既。」真有見地),有個「打開書櫃」的環節,有幸讓我們到她的家做採訪。只記得一片無邊際的純白,還有念念不忘她寫字桌上的一隻Toywatch,純白色潛水Chrono,卻是貨真價實質感十足的搪瓷質料,雲母一樣的光澤。不知是否限量版,後來街上網上,都沒再見過,有的都是不知所謂的Plasteramic,Plastic + Ceramic,即是Plastic,OMG.

那天特興奮,還自製開場白︰「今日『打開書櫃』既嘉賓呢,相信好多人唔只想打開佢個書櫃,仲想打開埋佢既衣櫃呀、鞋櫃呀,因為佢就係黎堅惠呀。」好興奮,好低能。

印象中的訪問並沒有談很多時裝,也許因為訪問者的時裝知識有限。倒記得談了不少文學,例如她說小學時候躲在被窩不眠不休看《紅樓夢》,看到眼球微絲血管爆了還在看。《紅樓夢》,祖師奶奶的祖師奶奶啊。要說對號入座,《紅樓夢》的確很適合時裝癡、衫癡閱讀。但你要真看得下裏面從頭到腳衣服鞋襪accessories,還真要有一點點看穿繁華的慧根。雖然那天她說小時候就為了想看各種牙尖嘴利挑通眼眉的snobbish世界,但無論如何,以《紅樓夢》作起點,對我來說,境界就是不一樣。

所以我就人來瘋說了一句︰「難怪你的時裝散文有一種穿透繁華背後的世故。」沒頭沒腦,欠了多少個注解。但見Winifred可愛地做一個不敢當的《紅》迷表情︰「又唔敢話要同《紅樓夢》比既,不過既然你話似,咁有得黐就梗要黐下啦……」然後開心地講她寫作時裝散文的理念。

我不記得這段對話最後有無剪出街(一向無勇氣翻睇任何自己的錄影甚至照片),當時只覺得,原來一個人可以同時咁得意又咁charm。

不過那句「穿透繁華背後的世故」,也不是亂扣的。怎麼說呢?比如黎小姐在《個人裝備︰1 少年口味》裏說到自己十八歲出門遠行歐洲,一到劍橋就馬上去買有校徽的V領冷衫,還在照片上圈著那個大大的校徽。唔,你問有無虛榮,一定有;但就當中就是多了一點點世故的、淡淡的、少少的自我調侃。這就是越過張愛玲,直接向曹氏取經的成果了。也可以說,這種輕盈的自嘲,很帶點香港味,《號外》裏也很常見。但我看別處「時裝達人」的文章,卻往往總是嘲人不嘲己。

記得她又以20, 30, 40歲去劃分讀書的階段,談到踏入40,就開始發現,年輕時自恃的美麗、勤奮、聰明,原來都不可仗恃。簡言之,原來又靚又叻不等於就得到想要的東西。所以她轉研星座、數字學,very New Age,還特意介紹那本好juicy好勁,由龍媽(史泰龍的媽媽)Jacqueline Stallone所寫的 "Starpower"給我們。結果也真的給我在網上二手書店買到了,到今天還有朋友不時問我借閱以指點迷津。講真,對我而言,那本書的星座速配指數表,唔係好準,但文筆,的確妙趣橫生。不過,我要說的,始終是那個不易忘記的訊息︰堅如黎堅惠,都說任你再靚再叻,也要謙卑參透天命。那一刻我知道,自己以後要是再那樣巴巴閉閉,就真的沒救了。

寫著寫著,又好長氣,其實不過就那一次匆匆的會面,其後再讀讀《時裝時刻》,就那麼多。自知從來不是型人,很小時候已認定,唔高唔瘦,想型都難,就無謂太過鑽研打扮了,睇下書好過。但每看到風姿綽約,衣服穿得如在身上流動的人,仍然禁不住在腦內分析一番︰點解咁靚,靚在哪裏。所以在這個快樂時光每天都一點一滴在我們身後消逝的日子,黎堅惠,我不算與你相識,但我感謝你尤如感謝我碰到過的每個美麗人物,你們讓我覺得,地球,還真是一個很有趣的星球。

而我衷心希望你會在一個,更有趣的地方。Enjoy!

2014年3月3日 星期一

靈台無計逃神矢

〔心情不好,就想讀魯迅,這是沒辦法的事。〕
早晨醒來,走出客廳看到你早餐帶回來的報紙。你問「能否替我多看SG一天?因為我想去遊行,畢竟我也看了《明報》那麼多年。」

遊行,的確是沒有辦法的事。況且這六道傷口,那麼銳利那麼深,的確需要表達和抒發。

幸好今天SG溫習尚算生性,稍感安慰。

期間還讓我有空檔找出魯迅全集,卷一,《坟》。

也不能說全然相關,有許多情緒和語境,都不容輕易比附。

但有些字句還是那麼容易就映入眼簾,「舉天下無違言,寂寞為政,天地閉矣。」〈文化偏至論〉。

然後就是〈摩羅詩力說〉。好像是從來沒有試過一口氣讀完的文章,文言文,今天卻讀得頗順利。末段,最是魯迅不能把握的激情與低迴,全面呈現。

「今索諸中國,為精神界之戰士者安在?有作至誠之聲,致吾人于善美剛健者乎?有作溫煦之聲,援吾人出于荒寒者乎?家國荒矣,而賦最末哀歌,以訴天下貽后人之耶利米,且未之有也。非彼不生,即生而賊于眾,居其一或兼其二,則中國遂以蕭條。勞勞獨軀殼之事是圖,而精神日就于荒落;新潮來襲,遂以不支。眾皆曰維新,此即自白其歷來罪惡之聲也,猶云改悔焉爾。顧既維新矣,而希望亦与偕始,吾人所待,則有介紹新文化之士人。特十余年來,介紹無已,而究其所攜將以來歸者;乃又舍治餅餌守囹圄之術而外,無他有也。則中國爾后,且永續其蕭條,而第二維新之聲,亦將再舉,蓋可准前事而無疑者矣。俄文人凱羅連珂(V.Korolenko)作《末光》一書,有記老人教童子讀書于鮮卑者,曰,書中述櫻花黃鳥,而鮮卑沍寒,不有此也。翁則解之曰,此鳥即止于櫻木,引吭為好音者耳。少年乃沉思。然夫,少年處蕭條之中,即不誠聞其好音,亦當得先覺之詮解;而先覺之聲,乃又不來破中國之蕭條也。然則吾人,其亦沉思而已夫,其亦惟沉思而已夫﹗」

剛健的聲音,我們嚮往。溫煦之人情,我們需要。但哪裏找?靠誰找?這時代誰來替我們唱哀歌,還是我們已經不需要哀歌。美麗的新世界,天天渴望,但同時是否說明我們正在天天否定自己的過去?如有先行者,可告訴我們美好的願景就在前面。但我們有先行者嗎?如有,聽得見嗎?如聽得見,我們相信嗎?

沉思吧,也只有沉思吧。

這就是魯迅。恕不提供簡單答案或情緒。

西伯利亞(鮮卑)有無櫻花黃鸝,也許不是重點,只是總得有個傳話人告訴我們,才可沉思,才可行動,才可了解。沒了先覺者、傳話人,「天地閉矣」。

我不想隨便說現在「風雨如磐闇故園」。只是那神矢,的確無處可逃。

但我仍相信理性和堅定,會令暴力羞慚,更重要是,會讓我們更珍惜那飄忽不定,但總得堅持下去的,「沉思」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