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7日 星期日

夕拾朝花.閱讀武漢

〔也曾想過,會不會在疫情過後,去一趟武漢。〕

閱讀武漢

去年三月底,在群組裏收到老師分享在武漢賞櫻的照片,花是蓬蓬然地開得燦爛,但其中一張「抖音」廣告版上有標語說︰「想約你去淋一場櫻花雨」。「淋一場」三字明顯地把早已看盡京都櫻花之耽美與物哀的老師嚇倒了。老師更直言在武漢賞櫻看得她有點「滯」,熱鬧有餘,cosplay太多,可見即使品種與培植條件一樣,文化水土仍會失宜。我對武漢的印象,自此就是有點「粗」。

漢與文學的關係還是有的,古典一點自然想到黃鶴樓,現代一點就是湖北人聞一多、陳西瀅經營下的武漢大學文學院,以及後來在武大的「珞珈三女傑」,凌叔華、蘇雪林與袁昌英。再下去?再下去便想不起了。當然,今年春節武漢一夜成名,微博上火紅的「方方日記」,會讓我們想起當代女作家方方。

有報導指隨著封城超過一個多月,中國政府派出數百記者進入武漢,旨在發掘一些「有溫度、有淚點」的「暖新聞」,結果卻引出「患者出院後指醫院設備好得讓人不想回家」及「剛生產的護士抛下出生只20天的孩子到前線工作,孩子醒來即問父親『媽媽幹嘛去了?』」(出生20天即會講話)的荒誕故事。有論者說幾百官方記者抵不過一個作家方方——這到底算不算有溫度的暖新聞?

看過方方「封城記」的人大抵同意,裏面所說的都是大白話,例如說要有常識、要給人民一個說法、武漢人的淚還未流完,健康的人也要考慮如何活下去;以及在疫情似乎稍稍降溫後,反擊政府指人民應該感恩,而說應該是政府對此間忍痛生活下去的人民感恩。曾任湖北省作協主席的一級作家方方寫下的武漢封城記,意義更在文字以外。「實惠」是它最重要的風格,不求精緻的手法與巧妙的角度,只求挺身而出逐日記錄,讓我很想重讀方方的散文與小說。

方方的作品大多以武漢為背景,但不是動輒要搬出千年古城、百年滄桑的大論述,畢竟把漢口、武昌、漢陽三地聯合而成的武漢市,只有七十多年歷史。方方的《閱讀武漢》與她的封城日記一樣很平實,開首即謂「此地從來無土著,九分商賈一分民」,遍地都是商家與外來戶,方方自己也是南京出生,減少了土生土長的神聖。有關武漢人的辦事利索、講究義氣、大冷大熱(天氣或性情)、大起大落、強硬好鬥,方方都是手起刀落的分明,但沒有自戀與沉迷。

印象最深是她寫食。讓武漢人驕傲的地理中心位置,即所謂「九省通衢」,竟使武漢菜的特色被周邊的粵、川、湘菜沖淡。從好的方面而言,武漢的餐桌有最開放而寬廣的口味,麵食、甜點、辛辣、海味,武漢人一概會得欣賞,是善吃的雜家。但要拿出一個像樣的武漢菜,來來去去卻只有蓮藕排骨湯、瓦罐雞湯、熱乾麵、麵窩、豆皮此等口味與營養皆實惠,但上不了桌面的美食。於是武漢人更有「穿不過上海、玩不過北京、喝不過東北、打不過湖南、吃不過廣州四川」的自嘲,但這樣坦白麻利、爽直急躁的文字,本身就有一種勁道。

正是如此有話直說,讓我們思考把一個地方的形象概括為病毒源頭、濕街市或野味檔是否足夠。方方寫武漢人好鬥,當中涉及文革青年之間的械鬥與盲目的橫渡長江運動,其死傷、其迷惘,在當時念小學的作家心中留下清晰的印象,批判亦在其中。這一點亦與她賴以成名的女性小說也有相通之處。代表作《萬箭穿心》或比較精品的短篇〈暗示〉,女主角在都市婚戀抉擇中固然有讓人同情之處,但個人的性格缺憾與面對命運時的客觀裝備不足等問題,也是絕不迴避。千錯萬錯也有我的一份,帶著這樣的認識讀方方日記,更見爽直自持。

方方的實惠與親民,畢竟只是疫/逆境中的文學回應之一。此段日子真正讓我感動的文字,其實不是方方日記,卻是武漢快遞員老計的微博,以及推介者碧雲的按語︰「大陸編輯給我找的,封城日記,竟有北島少時晃悠的味道。」美學面前,人人平等,快遞員與桂冠詩人的寧靜與哀愁,原是可以共存共生。

〔原載2020年3月10日《明報》世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