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劇照,black lives matter,當然要下架。但看電影,Mammy 時常把 Scarlett 鬧到狗血淋頭,呢條數又點計?你睇,Scarlett 條腰完全在佢手上啊。〕
《亂世佳人》精神
《亂世佳人》精神是什麼?看過電影或小說的人大概會想到女主角Scarlett最後一句對白的堅毅︰「無論如何……明天又是新的一天」(Afterall…tomorrow is another day)。我則建議從小說第一句找答案︰「郝思嘉並不美麗」(Scarlett O'Hara was not beautiful)——《亂世佳人》本身並不美麗,我甚至以為,它的魅力完全在於一個「亂」字。電影下架要不要有太大反應?不妨先溫習一下。
電影改編自1936年的小說Gone with the Wind(《飄》),1939年由奇勒基寶與慧雲李主演的電影版獲十三項奧斯卡提名及十個主要獎項。故事講述1861至1871年間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南部莊園少女郝思嘉在十年間成長的故事。郝思嘉追求者眾,但偏偏屬意與表妹早有婚約、正人君子衛希禮。遭到拒愛後,郝思嘉在國破家亡的日子有過幾段婚姻,大多以生存為目的,直至最後與好幾次在危難中拯救過她的犬儒浪子白瑞德結合。但郝思嘉始終心繫少女時期的夢中人衛希禮而使白瑞德心灰意冷至出走。至此郝思嘉才發現真愛是誰,但白瑞德只丟下一句My dear, I don’t give a damn,女主角只好寄望明天,結局開放。
我說《亂世佳人》的魅力全在於一個「亂」字,當然與近千頁的篇幅與人物情節有關。但同時此書的政治立場、性別立場、人物心理轉折與對照,也的確不易辨認。有論者提出《亂世佳人》的閱讀起碼有三種︰1861年的、1939年的以及讀者身處時代的。我讀Gone with the Wind始於1991年,因當年有續書Scarlett出版,中學裏幾個同學有意挑戰這加起來一千八百多頁的小說。可惜最後仍是對續書頗為失望,中年尋愛的郝思嘉失去了大時代背景變得頗為空洞,即使最後與白瑞德再續前緣也是興味索然。這樣的讀者自然對所謂黑奴問題、南方莊園文化視而不見,腦海中都是奇勒基寶與慧雲李。
回到小說南北戰爭的時代,作者與女主角同樣出身美國南部,在政治立場上當然傾向維護南方莊園傳統與聯盟軍(CSA),而醜化北軍(Yankees)與樣板化黑人奴僕。小說中negros與darkies等「不能說的字眼」之多,即使在1940年代已令人側目。是次電影從HBO平台下架,主要原因也是希望在種族主義風潮下讓觀眾免受刺激。誠然《亂世佳人》一定有追慕昔日「美好的南方」的浪漫意識,但主角郝思嘉與白瑞德,其實一開始就對講究出身、文雅、幼稚、保守的南方價值十分懷疑。女主角一開始即對戰爭毫無興趣,而她寬鬆的道德觀亦使她毫無內疚地周旋於南方家族故人、解放後的黑人與新興北軍新貴之間。
白瑞德的取態更形複雜。他在小說開首南北開戰時已是個清醒的犬儒者,質問南方的單靠棉花與奴隸如何抵抗北方的船堅炮利,對愛國熱情嗤之以鼻。但他又同時在內戰時期長袖善舞,並大力資助聯軍。書中有不少「好人」角色包括衛希禮都加入三K黨(Ku Klux Klan),以保護白人女性免受黑人侵害為名而四出搜捕,只有白瑞德出言諷刺與勸阻。與衛希禮代表著的舊日南方貴族價值相比,白瑞德的精明、變通、強悍與現實,明顯象徵著北方統治後的新時代。然而,在著名的結局中,白瑞德決絕離開郝思嘉時表示,他渴望回到戰前的平靜生活,亦即是以南方莊園價值為代表的舊世界。此外還有白人與黑人之間的主僕權力互動,男性與女性角色何者為小說的支柱等問題,都非一句「種族歧視」可以總結。成長不一定長智慧,時間不一定令水落石出,郝思嘉最後一句「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一般視為勵志的警語,有論者認為也可以看得比較暗黑︰畢竟,她還是沒有汲取教訓,以為一覺醒來,一切又會盡在掌握之中。
聽說希特拉也是《亂世佳人》的粉絲,大概小說中有不少對解放黑人的負面描寫,頗可以合理化納粹的人種觀念。但後來與美國關係日惡,郝思嘉的奮鬥不再感動他,遂又成了禁書。在我看來,《亂世佳人》就是這麼有彈性的文本,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誰知又會產生什麼解讀與共鳴。HBO的手快地把不合時的商品下架不過是在商言商,延續了郝思嘉與白瑞德隨機應變的亂世精神。
〔原載2020年6月16日《明報》世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