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幾個月的光景,莫說汲取了教訓,連〈六國論〉都無埋。歷史的最大教訓,就是這些教訓都很快過去,又有新的教訓,都到眼前來。〕
歷史(試題被取消)的教訓
一句「『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你是否同意此說?」鬧得滿城風雨,差點沒把自己也嚇出一身冷汗——試問做教師的,誰沒有出過「A認為B,其說當否?試就你所知評述之」的題型?詎料這種傳統的「開放式」題目不再開放,一不小心,當中的A或B傷害了民族感情,數以千計考生之努力與見解即一筆勾銷,而出題者一時背負歷史罪人之名事小,歷史教育有沒有因為是次干預而倒退事大。因此,我認為「2020年間,文憑試歷史科取消必答題2(c)為香港帶來的利多於弊」,倒是非常值得深究的歷史題目。
先就最顯淺的題型問題補充一二,因為有狠批此一試題的議員說「考過DSE的人都知,答『同意』會比較易得分,沿著考官的思維」,實情卻是考過DSE的同學都知,有更多的題目就是「不同意」才更易立論。就以我比較熟悉的中國語文科為例︰「有論者認為《出師表》中屢以感念『先帝』之情進行勸諫並不恰當而且成效有限,你同意嗎?試舉例說明你的看法」、「《六國論》把六國破滅的原因完全歸咎於『賂秦』,有人認為失諸偏頗,你同意嗎?試以文中例子說明之」,這都是我看過極有意思的題目,既沒有傷害我對諸葛亮或蘇洵的崇敬之情,而且明顯是「不同意」題目中的引論會比較容易鋪陳理據。說公開試要「同意」題目中所引論述才能得分,我不同意,考生也不會這樣傻。
或曰,歷史不是請客吃飯,民族大義不是開玩笑,中國語文的試題又怎能比?好吧,要看試題恰當與否就要考慮與課程的配合,而非抽象地說一個歷史問題問得好不好。那麼大家就看看長達108頁的〈歷史.課程評估及指引(中四至中六)〉怎樣教歷史和怎樣評估歷史科的成績。其中「分析歷史資料的典型問題」一節(頁25-26)就特別列舉歷史科學生面對資料時必須留意的要點,包括︰1. 是原始還是二手?2. 是甚麼時候製作?3. 由誰製作出來?4. 從什麼人的角度寫成?5. 基於什麼原因寫成(個人動機/政治目的/宣傳手法)6. 對象是什麼人?7. 資料有多可靠和客觀?8. 有沒有其他資料支持?9. 其意義何在?
要說爭議的試題中僅引1905年法政大學校長梅謙次郎答應范源濂設立法政科速成班予清國留學生入讀,以及1912年黃興去信井上馨籌措資金建立新政府二例失諸偏頗,從而扭曲誤導,那我倒要問,不正正就是這兩條資料偏重日人觀點,或只就短期留學與革命資本出發,才明顯地為考生提供一個撥亂反正的機會嗎?考生若依循上述考評指引審視兩段資料的特性,再結合有關日本維新之影響、辛亥革命之成效、軍國主義引發的侵華歷史,不難作出合理的歷史判斷。相反,若出題者如後來一眾學者所言,引毛澤東多次在正式外交場合中提出日本侵華對團結中國與制衡蔣介石有功來讓考生分析,那才真叫居心叵測。
因此,我個人並不認為題目2(c)會構成什麼困擾,反而無意中瞥見的短答題2(a)與2(b)頗令我汗顏。尤其是2(a)要求從梅謙次郎的言論中「歸納一個可能妨礙中國現代化努力的問題」,「可能」「妨礙」「努力」的搭配很奇怪,聽來很不肯定。為此我還去讀Douglas Reynolds的《新政革命與日本︰中國1898-1912》看梅謙次郎為清國留學生設計法政方案的貢獻。其時日人建議中國推行的乃立憲政體,是否妨礙共和政治現代化之努力?但辛亥革命後,有日人擔任中國政府的法律顧問,又該如何看待?至此我也不越俎代庖了,只能感嘆︰歷史真是一門非常需要「有擔當」的學科。也不能說資料越多、越讓學生自由判斷就越好,始終需要有一個史識,否則教師要求學生的獨立與通盤思考,往往自己也無法達到。因此看到上述課程指引中那長達34頁的中外歷史參考資料目錄,令我頗有點隱憂。但無論如何,要一個歷史教師有擔當,先要有一個有擔當的教育部門。歷史從來都充滿傷害民族感情的材料,是正視教訓讓它輝煌。一切抹黑、噤聲、清洗,從來都是弊多於利,這真是沒有什麼討論空間的。
〔原載2020年5月19日《明報》世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