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7日 星期三

夕拾朝花.戀戰沖繩之後

〔這麼難看的戲,為什麼我要在題目裏用上兩次呢?我也不知道。也許「戀戰」二字讓人警惕,也許這部電影,只有海報攝影與名字讓人留戀。啊,也許還有那個懵盛盛的2000年。我一點都不喜歡那時的自己,但過去了就是過去了。〕
 戀戰沖繩之後

           的確曾有一部港產片叫《戀戰沖繩》的,記得電影海報很美,千禧年代王菲光芒四射的時刻,但她當時的光芒應該與兩位男主角無關。事實上張國榮與梁家輝也是一時之選,只是他們與王菲的「沒有化學作用指數」也是數一數二。演員一級但三角戀效果平平,這種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而電影裏沖繩不過是逃脫追捕的避世靚景,地景與文學之間沒有什麼化學作用,也是十常八九。

          出發沖繩之前在臺大有個研討會,離開臺北前到大學圖書總館一趟,真是個一桌一椅都有歷史的讀書好地方。碰到兩本書,想不到都與這趟沖繩之旅有關。一本是在五樓特藏資料室金關丈夫教授文庫中看到的《沖縄ノート》(中譯《沖繩札記》)初版,是大江健三郎1970年寫就有關沖繩在中日美夾縫中的歷史與當世日本與日本人面對的良心挑戰。第二本是放在專題展覽區,蕭裕奇的《在時間隙縫裡的親子旅行》,大概暑假將至,展覽區的專題就是「旅行」。

        上星期說過張大姐給我介紹了《命運之人》的小說和日劇,當中沖繩與美日關係的錯縱複雜令我看《沖繩札記》時更加入迷。完成《廣島札記》後的大江進一步探索日本的「離島」沖繩如何為「本土日本」作出更長遠和更曖昩不明的犧牲。沖繩的歸屬問題不斷隨著她對日本的利用價值而變化,最後更發明出一種名實互補的關係,以達徹底的美日互利——但沖繩的利益呢?今天的沖繩歸屬當已全無問題,所謂「美國村」也不過是其中一個消閑購物的景點。但其實駐軍基地仍在、軍機仍在天空飛翔、為「安保」或整個太平洋地區的戰略理由仍公然存在。一個小小的地區變換著付出的方式,怎說也覺似曾相識。

        大江的《沖繩札記》加入了作為琉球王國時的沖繩的無奈,並指出除了美日在二戰期間的傷害以外,甲午後清國的積弱以及對沖繩的歸屬模棱兩可的態度如何傷盡沖繩人民的心。此一背景使我品味沖繩料理的中華風以及看似指定動作的首理城參觀都變得津津有味。這島國既獨立但在藩屬關係上又相當be water,曾同時對由或和日本薩摩藩朝貢,其後再周旋於美日之間,靭力不小。

        沖繩飲食口味十分濃厚,各種豬肉料理更是出神入化,尤其是帶皮脂、蹄筋與軟骨部份,都有一種日本料理平常沒有的豪邁氣息,不知用什麼方法一律炙燒得入口即融,比吃肉的南蠻料理還要更蠻。但與之中和的食材如清爽的苦瓜、結實的豆腐,或氣味與色澤均鮮明的芒果、鳳梨、柑橘、紫芋與大紅花汁,以及醋苔水雲與海葡萄,都有不按牌理出牌的美味,絕對的南島風情。

        說到不按牌理出牌,也算是我對親子旅行的一點體會。從來越是精心編排期望殷殷,那趟旅行的災難性也會成正比,而最重要的是災難往往來自我自己的執著。上面提到的《在時間縫隙裡的親子旅行》,我多麼希望我能早一點遇上這書。書名裏蘊含著一切親子出遊的智慧:和孩子(不論多大)一起的時光,都是時間的縫隙,不屬於時間之內。那是生命的空檔、暫停、留白,浪費多少都不會是浪費。作者的孩子是交通工具迷,九成旅行的時間都花在車上,正是我昔日親子旅行經常抓狂的原因,但人家卻能寫出一部細味不同車站的散文。

相信孩子面對第一次獨自出門旅行的日子不會遠了,而我也早已沒有了為孩子寫書的渴望,但我還是那麼珍惜每趟旅程中的出人意表,儘管我依然會有長長的to-do list,孩子也會繼續有他的抗議與包容。例如這次我以為他會最喜歡期待已久的浮潛,但他最後竟在最不可能的三味線店裏發現模索著亂彈一首Row Row Row Your Boat的樂趣。例如他容我在長途巴士捧讀極不搭調的《沖繩札記》與深夜亮著平版電腦趕稿,我也能忍受他重看又重看YouTube上的香港電台劇集。感恩曾經每年在縫隙中的相遇,在無味或艱辛的旅途中戰勝時間。

〔原載2019年7月22日《明報》世紀版〕